在2020年,通信行业最大的热点无非就是5G技术,甚至华5G建设权已经成为了中美两国之间的博弈。那么5G技术,到底可以应用在哪些场景?未来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呢?
5G生活什么样?

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的一个5G轻量化演播室里,通过5G的高速率特性,可以做到实时采集,实时发布图像。

现场测试工作人员:下载速度已经超过了1个G,一部高清电影,9秒钟就可以下载完成。
高出4G传输近10倍的速率,让5G在生活智能领域也大展身手。

取款系统背后的人脸识别系统,在有了5G的助力之后,可以在不到1秒的时间,生成实时人脸3D图像。
低时延是5G的另一个特性。
在上海一家医院里,专家正在为上千公里外贵州遵义的医生远程指导针灸治疗。

通过5G传输的VR图像仅有毫秒级的延迟,医生可以像在现场一样精准点到患者穴位。

而大连接的特性在上海一处人工智能园内充分展现。在这里,5G连接的消防栓、无人机、无人船等设备各司其职,所有运行情况都实时汇总显示。

上海联通产业互联网运营中心总经理陈燕芬表示,每平方公里之内能达到百万级的物品互联,有了这些物联数据之后,它可以把整个园区的每个角落都管理起来。
5G到底啥时候来?
现阶段,5G建设推进的情况如何?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用上5G产品呢?

就在2020年的4月底,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接连发布了今年的5G战略规划:中国移动在5个城市开展网络规模试验,其中,在杭州开通全国首个符合国际标准的5G基站。

中国联通则确定了上海等七个特大城市,加上33个大城市中的热点地区的覆盖范围。

中国电信宣布,已经建成独立组网为主的跨省跨域规模试验网。

在北京,一位正在安装基站设备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他们的工作量明显比去年大了许多,基本上每天都有,大概多的时候一天两个,少的时候一天一个。

而在终端方面,各大厂商也纷纷推出自己的5G手机,等待商用牌照发放。
华为中国区运营商业务部副总裁杨涛说到,3G是大概是花了10年,全球发展到5亿,4G大概是花了5、6年,大家预计,5G可能只需要2到3年,就会发展到5亿用户。
5G的机遇在哪里?
5G的巨大市场也让运营商们看到了机遇,他们已经不甘于只担当5G的一个“通道”收费的角色设定,而是开始拓展自己的5G服务和产品。

目前,三大运营商纷纷宣布成立自己的5G创新中心或联盟,通过共建实验室等方式与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发项目。

其中,中国联通表示将组织百亿资金用于孵化5G项目,希望未来建设200家5G示范项目,孵化100多个5G创新应用产品。
中国联通政企客户事业部总经理李广聚表示,单纯提供通道和带宽服务的话,商业模式不足以支撑5G巨大的投入,所以我们必须往产业链延伸。

与此同时,中国电信近期将战略投资从事地图导航业务的企业四维图新的子公司,帮助其推动服务智能驾驶的定位业务。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戴东海指出,把我们的高精度定位的设备,搭载在现有的基础设施上面,从成本上面有很大的优势。

在运营商拓展的业务当中,5G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成为一个重点。
以中国电信为中建钢构搭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例,5G高速率、低延时的特性可以满足生产线的网络连接需求,为企业提供数据采集和设备监控等服务,降本增效,实现智能化生产。
有专家表示,随着未来工厂里更多生产环节实现联网和数据采集,5G在工业互联网上发挥的效益价值也将逐步体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到2035年,5G的应用会给全球经济增加4%的经济产出,也就是14万亿美元(约合95万亿人民币)。面向工业的应用,会在整个5G创造的经济价值里占到2/3左右。
一张图带你读懂5G


